同是地球生,为什么野生动物可以直饮天然脏水?
近期在知乎有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野生动物直接喝浑浊脏水没事,为什么人类不行?”
其实,表面看起来的“没事”不等于真没事,喝脏水的野生动物也许正经受着人类体会不到的危害。
饮用水——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野外,浑浊的脏水有概率含有寄生虫卵或幼体、制造毒素的色藻或蓝菌,长期饮用这些水源的野生动物,可能被寄生虫长期折磨、在毒素作用下慢性中毒,乃至在喝下足量的有毒脏水后暴毙。
2020 年 5 月,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有三百多头大象暴毙,研究发现它们死于喝下的水中含有蓝菌产生的毒素。
饮用野外水源的绝大多数动物寿命都集中在30岁以下,几乎所有动物的寿命极限只能到70岁。
在遥远的过去,当人类还是“野生动物”时也是直接饮用天然水源的,对应寿命和动物相差无几:根据林万孝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论文中的数据可知,我国夏商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8岁,周秦为20岁,汉代为22岁,唐代为27岁,宋代30岁。即使到了1949年之前,人的平均寿命也就35岁左右。
而这个数据到了2019的时候,翻了一番,达到了77岁之巨,除了病症、战乱、伦理等因素影响之外,人类对于水源洁净程度的控制,也对寿命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饮用水革命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著名疫情防控专家张文宏曾说:“清洁的饮用水是人类社会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19世纪以前,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饮用水污染,水中的微生物引起各种传染病:霍乱、伤寒、瘟疫夺走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1817年,印度恒河中引发的霍乱通过不清洁的水源先后传播到了非洲和地中海,随即扩散整个欧洲,随后的100年间,霍乱的6次大流行直接带走了高达3800万人的生命。
直到1902年比利时开始采用氯气来消毒供水,氯战胜了水中生物污染,制止了瘟疫的流行,产生了流入千家万户的自来水,对应饮用水隐患的减少,人类自此走上安全饮用水时代,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饮用水革命促进了人类发展进步。
净水技术升级饮水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加重视饮用水的品质,对水质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喝”,更要“喝的健康”,因此净水技术走入千家万户用来提升这方面的需求。
对于管道老化、物业管理等方面原因,用户家中自来水可能存在的余氯残留、细菌病毒、金属离子等二次污染的隐患,可通过家用净水器的最高级别——反渗透滤芯进行过滤,达到能打开水龙头就能直接饮用的水平。

(图片来源:安吉尔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生物适应环境而生,科学研究证明野生动物人工圈养之后,生命可以增加20%,对于“野生动物直接喝浑浊的脏水都没事,为什么人类不行?”这种问题,安博士这么回答:
“不是任何一种地球的生物都可以直接喝地球的水,只有人类需要过滤。而是因为人类学会了过滤地球上水,所以人类才比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活的更好。”
(文章来源:安吉尔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