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管告诫你该喝水了!
提到高血胆固醇很多人不明所以,不了解其是什么,但是它对我们身体的影响确实实实在在的。
高血胆固醇意味着细胞的防御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它在抵制血液的渗透力,这种力量能把水吸到细胞膜以外,或者说,浓缩的血液不能释放足量的水,水无法渗透到细胞膜里去,进而,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工作。
胆固醇是一种天然的"土块",它们被填入细胞膜之间的缝隙后,水就无法穿过细胞膜,大量制造胆固醇,并让它们沉积在细胞膜中,是一个自然过程,目的是保护活细胞免受脱水的威胁。
在细胞膜中制造胆固醇是细胞生命体系的组成部分,胆固醇是不可或缺的物质,胆固醇太多意味着身体缺水胆固醇是不可或缺的物质。胆固醇太多意味着身体缺水。
身体也会发出信号透露身体的变化
信号一:活动能力下降,血管在变脆、变硬,比如以前走3公里才会觉得累,现在走1公里就累得不行了。
信号二:记忆力变差,说明血管堵塞。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栓塞等会引起动脉血管堵塞,造成慢性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嗜睡、记忆力差、精力不集中等问题。
信号三:胸痛,有不少中老年患者恰恰是肩痛(以左肩、左手臂酸痛最为常见),以为肩周炎发作,其实是冠心病,急性胸痛常见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
信号四:呼吸困难,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不同,心源性患者在平卧时病情加重,而坐位或立位时减轻,多见于有心脏疾病史及体征的老年人。
做好如下五点改进作息调养身体
1、喝够水: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心内科医生戴光强说:临床上发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清晨至上午10点前发生率最高。所以,晨起喝水也可以说是“救命水”。
人体一晚上平均排450毫升水,及时补充这些水非常必要;
晚上睡觉之前,喝一杯温热水,大约150毫升;
晚上起夜后,再喝一小口温热水,大约50毫升;
每日饮水量1700-2000毫升。
2、营养均:
建议生活中注意饮食平衡,多吃果蔬,少吃油腻、刺激、辛辣的食物。大家平时可以常吃些天然的“化栓食物”: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
还可以多吃冬瓜、小白菜、海带、番茄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清理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管腔狭窄,预防血栓形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王欣介绍,中医认为大蒜性辛、温,归肝、心经,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称。无论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还是普通人群,每天食用两瓣蒜,都有辅助降压、扩张血管、降糖,甚至抵抗肿瘤的作用。
3、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建议规律作息,每晚11点前睡觉。
4、心情好:
笑能释放压力,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心情放松时,血压也会相对稳定。
5、多走路:
运动能增强心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目的,多走路就是不错的选择。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避免血栓形成。建议每天快走30分钟,以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度。
(文章来源:安之星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