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行业中的“水效”“废水比”有什么区别?
净水行业首个国家强制性标准——GB34914-2017《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国家标准(简称《水效标准》)正式发布了,并将在2018年初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国家将以强制手段,对反渗透净水机的生产、销售提出节水要求。这是继卫生安全性、产品品质后,国家对反渗透净水机提出的又一项要求。这项标准将对净水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倒逼净水机生产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所生产反渗透净水机的节水性能。反渗透净水机由于其错流过滤的技术特点,必定会排放浓水。在《水效标准》发布之前,行业内通常用“废水比”一词来标称水的利用率。那么,《水效标准》所称“水效”,与行业原来通用的“废水比”有何区别呢?

(图片来源:水之森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标称要求的区别
“废水比”是厂家自行标称,国家并无规定要求一定要标。而“水效”标识在标准实施后,每台反渗透净水机都必须在醒目位置标贴。
表示形式区别
“废水比”以比例方式表示,如制取1份净水,排放三份浓水,废水比以1:3表示。而“水效”则以百分比表示,如水效为60%,则表示原水制取的净水为60%,排放的浓水份额为40%。
含义的区别
水效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获得的净水的量与消耗的水资源的总量之比,净水机冲洗时消耗的水是要计算在内的。而“废水比”只是考察了反渗透膜制水时的净水流量与排放的浓水流量之比,净水机冲洗时消耗的水,无论多少都是不计入内的。因此,它不能够反应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只是反渗透净水机的一个运行参数。
低限值区别
《水效标准》规定,水效低于35%(五级)的反渗透净水机,禁止生产和销售。而“废水比”并无最低限值的规定。在《水效标准》发布后,反渗透净水机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应对上述概念有一个认识上的转换,避免产生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来源:水之森净水器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