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沃特-健康的水
序
我国水污染状况令人担忧,无论是地表或地下水源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污染,而国际上对饮水水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我国也在修订新的水质标准),保证饮水的质量成为民众迫切关心的问题。
水与制水设备都已成为商品在市场流通;商界的宣传难免有不实、偏执之词,而我们从事科学、技术的朋友对饮水水质应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评论。
这本小册子是由硕士生周蓉所译,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果所需主要元素得到满足,就很少或没有非主要元素的吸收,她就会被排泄掉…”与洗澡或淋浴时,“皮肤吸收与呼吸摄入”,这方面的研究还在发展和深入,将该文推荐给研究会的朋友们参阅,希望大家关注、讨论与研究。
给水排水学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王占生 1996年10月 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通讯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邮编:100084
Healthy Water (Published in 1996)
[美] Martin Fox,Ph.D.Healthy Water Research,P.O.Box 173,Portsmouth NH03802
前 言
本书简要总结了健康饮用水能延长人的寿命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讨论了在饮用水中通常含有的有益和有害的物质。
虽然《健康的水》一书并不是关于水污染问题的,但它也涉及到了现存的这个问题,例如,最近由两个主要环境机构(国际资源保护协会和环境工作组)提供的报告显示,五千三百万或大约五分之一的美国人正在饮用被污染的水。
《健康的水》可以让你知道在我们饮用的水中有益和有害的物质,并且让你懂得怎样才能保护你的家人和你自己,使你们享有健康的生活。
水:最基本的养分
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几周,但是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死于脱水,我们身体三分之二多的部分是水,但大多数人却并不清楚喝淡水的重要性。
水是人体含的最多的成分,也是消化事物,传送养分至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循环(象血液和淋巴液)、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保持它们湿润,使得物质能够通过细胞和血管间——和调节人体温度所必须的。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能使象钙和镁之类的物质到达健康所需要的身体组织中去。大多数人可能听说或读到过水的这些功能,但令人费解的是我们却常常受到脱水的威胁,我们可能误以为只有口干时身体才缺水,这种偏见导致了广泛的、慢性的脱水,随之而来的是健康问题。
最近一本由医学博士Feereydoon Batmanghelidj 写的书《Your Body’s Many Cries for Water》,详细论述了被人遗忘的淡水的生理重要性,并且描述了身体脱水的许多信号。当淡水充足时,血液的粘度、关节的软骨组织、血液毛细管、消化系统、ATP(三磷酸腺苷)能量系统和脊柱都能正常、有效地工作。但是,当水的消耗受到限制时,身体就会侵害一些部位以保护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这样会导致疼痛。组织损伤和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当摄入充足的水后,一些健康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减轻,比如气喘病、过敏症、高血压、高胆固醇、头痛、周期性偏头痛、背痛、风湿性关节炎、心绞痛和间歇性跛行(比如由于供血不足引起的腿瘤)。随着年纪渐老,人们失去了口渴的感觉,渐渐有了慢性脱水症。我们常常混淆饥、渴两种感觉,不喝水却吃饭,反而增加了体重。
因此,最高的效率依赖于水这种基本养分,我几年前曾读过这样一件事,可以说明这一点,两支欧洲登山队比赛,一支队的物质条件要远远优于另一支,却没有赢。随后这支沮丧的输队开始仔细研究另一支队的每步行动,发现唯一的特别处是他们在爬了许多分钟后,每个队员都喝水,这种喝水的习惯导致了胜利,在不缺少必要的的能量时,充分饮水是取胜的关键所在。淡水的生理作用与饮料诸如果汁、苏打、咖啡和茶中所含水的生理作用不同,实际上,某些饮料如茶和咖啡,含有脱水的成分(茶碱和咖啡因),这些成分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对肾产生强烈的利尿反应。
我们的身体每天至少需要6-8杯的水,记住:酒精、果汁、苏打、咖啡和茶不能算作是水,Batmanghelidj博士建议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水,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喝一杯,宴席前或上床前再多喝一杯。作为一个试验,你可以记录一下平常三天中你所喝下的水量,你会感到吃惊。我们中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喝下的水远多于我们实际需要的,事实上人们常常觉得至多3-4杯就够了,这远少于需要的6-8杯,你自己试试看。口渴应当随时用水来满足,我们越注意身体对水的需求,我们就会越健康。口干只是脱水最后的外在信号。而遵从上述建议脱水是可以避免,很多药物治疗实际上使身体更脱水,反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牢记:人体大约由25%的固体物质和75%的水组成,脑组织大约含有85%的水,血液大约含有90%的水。水—淡化的或过滤的—是一种被忽略却又是基本的养分,它可能是你更健康,更有活力、寿命更长所需要的而却丢失的成分。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