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企业准入门槛低良莠不齐 消费者注意鉴别概念营销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几年,随着各地水污染特别是自来水污染事件的频发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净水器对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然而,目前在售净水产品种类繁多,价格也从几十元至几万元不等。面对林林种种的净化产品,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购?市场存在乱象的原因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净水器企业准入门槛低良莠不齐 消费者注意鉴别概念营销(图片来自网络)
商家善做概念营销 消费者一知半解无从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净水产品名目繁多,价格跨度也相当大。在售的有净水机、纯水机、软水机、净水桶、净水壶等十多种,且分为龙头型、台上式、壁挂式、橱下式等多种样式,价格从20多元到4万多元不等。
在我国,据说生产净水器的企业有3000多家,品牌更是不计其数,单淘宝网上出售的净水器就有130多个品牌,1500多款产品。
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净水设备主要有3大类:纯水机、净水机和软水机。
上周末,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的红星美凯龙建材市场,记者在一家净水设备销售专柜看到,前来购买和咨询净水器的人络绎不绝。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净水设备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家居产品,在他们店最畅销的净水器是RO反渗透净水机,也就是通常说的纯水机。
反渗透技术是通过化学物质的混合物与半透膜相接触,在静压梯度的作用下,水分子和一些离子物质能透过,而其他有机物和一些小分子组分基本不透过,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反渗透技术目前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脱盐方面应用十分普遍,在家用净水器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正在咨询净水器性能的一对老夫妻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先后到国美、大中、苏宁等电器商场咨询过。然而,他们坦言:“五花八门的水质净化器,让人眼花缭乱,各种高技术名词,更是让人一头雾水,咨询时每一家都会把自己的产品说得特别好,问来问去,我们老两口仍旧不知道选哪种合适。”
记者调查也印证了他们的说法。目前,净水器的宣传五花八门。“技术派”把“活性炭”、“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名词作为宣传重点;“水质派”侧重宣传“离子活化水”、“矿化水”、“小分子团水”等概念水;“理疗派”则高调打出“美容”、“祛斑”、“磁化”等招牌。其中,对于商家宣传的一些高技术名词,很多销售人员都是一知半解,更别说普通消费者了。
针对有些商家打出的养生保健的营销概念,专家表示,净水器有保健功能是不可能的,这是在炒作概念,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无强制性统一国标 企业准入门槛低良莠不齐
“与欧美相比,净水产品在我国普及率还很低,整个行业在我国只能算刚刚起步,存在良莠不齐是必然的。”北京市海淀区公主坟国美电器的一名净水器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持有政府部门相关批件的净水器生产企业就有1000多家,还有很多无证的企业。
据了解,家用净水器于上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虽然经历20余年的推广和发展,国内净水器的普及率仍旧十分低下。公开的数据显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用净水器普及率高达90%,而中国家用净水机整体普及率尚不足5%,农村几乎空白。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净水产品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缺乏国家强制性的统一标准,使整个行业缺乏技术衡量的标准和指引,导致目前家用净水器市场竞争的混乱与无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概念满天飞现象,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往往以低质量、低价格产品冲击市场。这不仅导致消费者对市场信心不足,更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对于净水器所使用的材质、过滤材料以及相关的零部件,目前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就连净水器的滤芯等关键配件的制造同样缺乏统一标准。
去年“3·15”期间,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对使用性能、净水水质等市场上在售净水器的8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达标率仅为30%。对此,四川省消委会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净水器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将净水器产品纳入3C认证产品目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